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對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內領導國家政權”。中央人民政府印是國家主席或中央人民政府頒發各種法令、命令、指示和行使其他權力時鈐印公文的憑證信物
概覽

視頻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欄目名稱: 贏在博物館第四季. 首播頻道: CCTV-14 少兒. 首播時間: 2021年2月12日 18:30. 欄目介紹: 《贏在博物館》第四季旨在“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嘉興南湖紀念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井岡山革命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是行使國家權力時鈐印公文的憑證信物,也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堪稱“第一國印”。 如今,新中國第一枚國印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印印章方形圓柄,印面邊長7厘米,章體厚2厘米,柄長9.3厘米,為制作精良的黃銅鑄造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沒有國璽呢? 有。 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在定國名時,有人提出沿用“中華民國”,有人提出“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等,最后大會一致通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新中國開國的國璽印文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新中國成立之時,有了自己的國旗、國徽、國歌。幾乎與此同時,還有了自己的第一枚國印,“開國大印”是一個國家的權力象征,新中國的“開國大印”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這一方開國之璽的身世和命運鮮為人知。

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印等政府印信經統一編號后正式啟用,印信背面刻印文、啟用時間和序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 第一號”。1959年5月,國務院秘書廳將這枚開國第一大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 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 圖中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的印痕、印
  •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建交公報(1949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 (2020·順義模擬) 圖中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的印痕、印面、印背。 這枚中國第一大印現收藏于國家博物館。該印為方形圓柄,銅胎鑄字,整體造型有氣勢,與金鑄玉制,炫耀家天下權威的封建王朝的傳統玉璽相比,這方材質普通的印章莊重而神圣。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 [失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所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對該圖案的說明,業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特公布之。. 此令。. 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及其直屬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建交公報(1949-1950).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周恩來將軍閣下:. 部長閣下:本人榮幸的接到由南京的本國大使所轉達閣下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的公函。. 于該函中閣下傳達了貴國政府深望與印度本著平等互利以及互相尊重

第一章 總 綱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基于民主集中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政府。 第三條 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會議執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